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23章新总部

叶冬青吃完午餐后和员工们讨论起扩招一批新员工的事,让他们拟定空缺岗位名单,大约需要招募四十人左右,涵盖金融分析、风控管理、财务管理、法务部等十多个岗位,并且需要两位专门打扫卫生的保洁员,以及公司安保人员。

现在的淡水基金公司的构架不健全,接下来很快就要搬进新公司里,此类的问题可以先搬上日程了,有人建议他收购整合几家现成的基金公司,开始组建正常的公募、私募部门,往pe和vc方面发展,前者是“私募股权投资”的缩写,而后者则是“风险投资”的缩写。

它们跟高盛、、美林证券之类的投行又存在不同,被细分为多个大类,叶冬青的淡水基金公司之所以受到那么苛刻的监管,部分原因也是因为他的某些投资,超过了传统意义上的基金投资范畴,把以风险一般的基金公司,硬生生做成了具有高风险的pe、vc,证券交易委员会那边自然会多加关注,其实是很负责地为投资者们的利益考虑。

叶冬青听得认真,身为手下员工们眼中的“冒险家”,他这位年纪轻轻的小老板在员工们眼中已经有了些威严,没办法,钱多的是大爷。

不仅只有他这位当老板的感到刺激,动不动就是那么高的杠杆,这帮员工们也经常跟着心跳加速,有几位接线员怎么都想不明白,淡水基金这家小公司究竟是如何迅速扩大成现在这种规模。

最近推销时候总喜欢加一句“我们公司两个月内赚到五千多万美元”,真有不少投资者就这样乖乖上钩了,淡水基金账面上有钱,意味着兑现能力有保障,众多基金公司就是这样因为一战成名,飞速滚雪球壮大起来。

“我们公司最好改个名字,改成淡水投资集团什么的,听起来更酷一些,业务范围似乎也更大。”

此刻坐在办公桌上,叶冬青手上夹着雪茄告诉几位员工们说道,他继续开口:“分明不是传统的基金公司,但却被这个名字限制住了,前两年无数基金公司亏到破产,导致投资者们心里有阴影,加上媒体们幸灾乐祸扩大了影响,会让部分人不愿意相信我们。

不是刚创业那会儿,我们已经有了点实力,兼并其他公司之类的不需要,那只是在花冤枉钱,老实说我看不上那么点佣金抽成和管理费,几款理财产品继续卖,投资者们开心,我也开心,就是要跟银行抢业务,等到哪天其他公司愿意相信我们,花上千万美元、甚至数亿美元购买我们的理财产品,这才是成功。”

“老板,我想知道等招募到新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为您推荐